“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你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样子。”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旗下浙医健集团(以下简称:浙医健)长兴医院援沪护士俞青在上海方舱医院收到小患者的小卡片时,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虽然每天穿着厚实防护服真的很辛苦,但是她看到患者健康出院很欣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需要我的时候就挺身而出。”俞青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上海这座城市早日回归日常,目前浙医健衢州医院共派出20名核酸采样队友、9名医护,浙医健长兴医院派出2名医护,奋战在血透室、方舱医院、核酸检测等战线上。
年轻人去我不放心,这次支援任务让我上。

3月30日,当接到援沪任务时,浙医健衢州医院血透室护士长王蕾主动请缨,并于4月1日率先驰援上海。
进入医院血透室后,王蕾迅速投入工作,药物准备,管路预冲,上下机操作……除了这些医疗工作,安抚病人、室内清洁、秩序维护也需要她们自己承担,工作量非常大。血透室里的机器品牌型号多样,工作中王蕾还要学习熟悉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好在她经验丰富,即使碰到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机器她也能很快掌握,并为年轻护士传授经验。
不算穿脱防护服,王蕾每天工作时间也要六七个小时。最近天气炎热,全副武装的工作更加艰辛,基本半小时后,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从酒店出门上班到下班回到酒店,整个过程王蕾都必须全套防护,保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状态高达10个小时。
支援上海血透工作比想象的还要艰辛百倍,但王蕾表示她一定会咬牙坚持,直到抗疫胜利。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保质保量完成援沪任务。

4月3日,浙医健衢州医院8位医护随衢州医疗队一起出发,并在随后几天内,参与院感方面的培训、准备防疫物资等。4月6日,他们正式进驻方舱医院,开启了24小时科学有序的诊疗工作。他们4小时一班,一天6班,从凌晨到清晨,从黑夜到白天,大家接手后严格遵守防控要求,患者救治、病情变化处置、患者心理疏导……各项工作都井然有序地开展的,大家齐心协力,用心守“沪”。
熊杜是此次衢州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获得了家人的支持。由于,他的妻子是呼吸科医生,还专门一起进行了许多呼吸专业的训练。带着妻子的嘱托,熊杜踏上了援沪的征程。4月12日,看到自己负责治疗的第一批180余位病人痊愈出院,熊杜和队友们内心充满着愉悦感。“大量病人健康出院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也说明抗击疫情有了成效。”
谈到方舱内的情况,熊杜介绍,患者从2岁的小朋友到80岁的老年人都有,很多病人还身患一些慢性疾病。“方舱里患者人数多,管理中需要我们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的人文关怀,工作中更注重细节。”介绍,预检、登记信息、每日查房、病人的病情、心理疏导等医护们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还需要细致入微地照护患者的日常饮食起居,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总要有人冲在前线,我们年轻不怕困难。

同样是3月30日,浙医健长兴医院的护士俞青和黄未也接到了援沪任务。“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参与疫情防控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不惧怕,同时感到很光荣!相信在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95”后援沪护士俞青和黄未坚定地表示。
27岁的俞青还是一位30月大的男孩妈妈,用她自己的话说:“总要有人冲在前线,我年轻不怕困难,孩子现在还小不懂,将来一定会认为他妈妈的选择是正确的。”她把孩子交给家人也很放心,她说丈夫和公婆也很支持她的工作,同时也很担心她的安危,叮嘱她在照顾患者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26岁的黄未和男友已于去年订婚,临行前,男友对她不舍地说:“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我等着你平安回来,我们一起去领证!”从接到驰援上海的任务起,两位姑娘不带半点犹豫,毅然坚定的决定踏上疫区的“战场”。
俞青介绍,从早上8点第一个班次到凌晨4点最后一个班次,每个班次4个小时,一天24小时六班倒,大白们开启了“白+黑”战斗模式。每天从住的酒店到方舱,单趟车程时间就要近一个半小时,来回路上近三个小时。到达方舱医院后,她们顾不上行程劳累,就要迅速换上防护服进入舱内,一天的紧张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俞青、黄未所在的方舱医院开舱第一天,患者陆陆续续收治进来,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由于方舱内都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长时间的隔离会造成患者对疾病发展程度的焦虑。为了耐心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俞青和黄未带着患者一起跳广场舞、健身操、跳绳等娱乐互动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期盼着疫情退散,在春风里平安凯旋。

4月7日,浙医健衢州医院核酸采样队刚结束嘉兴支援任务又马不停蹄转战上海。采样队领队卞卫霞带领着队员们以与病毒赛跑的姿态进行工作,希望尽快完成采样,将采集的标本送去检验。他们还根据以往的支援经验,帮助核酸检测点位上的当地工作人员梳理采样流程,提出问题解决建议,让整个核酸检测工作能够更高效有序地进行。卞卫霞介绍,队员们最多的一天进行核酸采样达10000多人次。
近几日,天气异常炎热,对穿着全套防护在室外工作的队员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她们们在室外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工作近6小时,往返驻地近4小时,几乎每天都在挑战生理极限。即使汗水湿透,身体不适,但在岗位上,从没有人退缩。
采访当日,卞卫霞和队友们执行采样任务时,有4个队友有中暑的症状。卞卫霞第一时间让队友们撤离下来,然后其他点位上回来的队员及时顶上。卞卫霞说:“每一次出发前询问大家有没有身体不适需要休息,每位队员都是告诉我没有。平时睡眠不好,肠胃不好,队员们也是吃点药,继续坚持工作。”
“希望明天来的还是你们。”来自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可、居民们的赞扬让队员们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们都在咬紧牙关,期盼着疫情早日退散,恢复正常的生活。